以“智能”为名 培养高级技能服务应用型人才 ——聚焦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访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向金林
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这一新兴产业急需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对于教育来说,亦大有可为。
“职业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我们将深刻领会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主动对接柳州市产业布局新需求,通过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等系列举措,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柳州市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11月7日,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向金林说。
今年3月,以智能制造为名的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获批设立,首期开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智能机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6个专业,并于今年9月迎来首批1500名学生。该校的这些专业恰是抓住了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风口”而设置。
与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企业共建汽车维修技术培训与认证中心、技能实训基地;与瑞士的ABB公司共建“ABB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中国西南地区培训中心”;与西门子共建“西门子UG软件广西培训认证中心”和“西门子数控数字化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中心”;与德马吉共建“DMG MORI中国认证智能制造中心”……此外,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也正在谋划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方式,在学校设立智能终端和机器人产业学院。
“当前智能制造相关企业对技术人才需求高涨,我们学校培养的是能主动满足未来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级技能服务应用型人才。”向金林介绍,学校正持续强化产教融合优势,拓宽校企合作领域,重点打造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群、智能机电技术专业群。
据悉,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明年计划开设智能控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增材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媒体技术5个与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高度契合柳州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要求。
柳州发展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需要具有产学研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对此,向金林表示,该校接下来将依托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优势,搭建大师引领、传承技术、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师资的平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助力柳州发展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一篇:教师节主题“感人瞬间”微视频——《同行一程 感恩一生》《教育家精神》
下一篇:没有了